红粉体育

网站首页 首页 > 篮球 > 正文

乒乓球公开赛怎么改革 乒乓球公开赛百度百科

2024-06-02 08:15 篮球 来源:

乒乓球改革的趋势及革新发展史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乒乓球队在改革开放后首次亮相,意外的是,男队丢掉了男团冠军和两个单项。时任总教练李富荣把自己逼上“绝路”,“下一届不拿冠军,我就自动。”两年后的第36届世乒赛上,队全胜收官。此后的27年,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无人能撼。从1984年起,李富荣作为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出征奥运会,见证了洛杉矶的成功后,他也在四年后经历了,汉城那个阴霾的初秋。那一年,不仅是李宁,整个队都好像在蔓延着一种失败的瘟疫,“双保险”许海峰、王义夫名落孙山,而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五连冠”女排更是以0比15的悬殊败给了美国队。曾经奋斗了数十年的乒乓球队却夺得了两枚沉甸甸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体育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一个迫切需要得到世界认同的大国,也逐步在体育的领域中树立权威。相反,李富荣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对外的学习上。1999年,的乒乓球发展终于不再局限于队,乒超联赛成为推动国球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乒超依然在职业化的道路上磕磕绊绊地前行,尽管“市场化”依旧有些遥远,但是这项赛事正在把国球真正推向发展的一端,“进程或许有些缓慢,但方向对了就离成功更近了。”现在离开体育第一线的李富荣很清楚,国球要长盛不衰,变革和创新永远是关键,“和我们的一样,国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乒乓球公开赛怎么改革 乒乓球公开赛百度百科乒乓球公开赛怎么改革 乒乓球公开赛百度百科


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末网球盛行的英国,当时,英国有些大学生,在室内曾以餐桌为球台,模仿网球来玩,后作为一种室内游戏在英国流传开来,并被命名为“桌上网球”。到了20世纪初,这项运动流行于欧洲,所用的球也发展到空心的球。1926年英国伦敦举行了第1届欧洲乒乓球锦标赛。期间,又召开了第1次乒联全体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正式成立乒乓球联合会的决议和乒联的章程以及比赛规则,选出了机构成员,并将欧洲锦标赛更名为第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自1926年以后每年举行1次,1940年——1946年因第2次世界大战而中断。1957年以后,改为每2年举行一次。从1926年到1952年的20多年间,参赛的多是欧洲,运动员普遍使用胶皮拍,以削球防守打法为主。到1952年在孟买举行的第19届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队不仅在球拍上,而且在打法上作了大胆的革新,首次使用了海绵拍和全新的直拍正手长抽的打法,突破的欧洲选手的稳固防守,一举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和女双4项冠军。60年代初,日本队又发明了弧圈球和海绵反胶球拍;队则推出直拍近台快攻和长球削球的打法,较量下来,队在第26、27、28届世乒噻夺得11项世界冠军,世界乒坛的优势传到了。进入79年代以来,欧洲选手在世界乒坛的新形势下,弃守为攻,将日本的弧圈球和的近台快攻结合在一起,结合欧洲的特点,构成了一种既有速度又有旋转、两面进攻、能拉能打、能快能慢、能近能远的新打法,从此,欧、亚实力形成对峙。

乒乓球拍和胶皮的发展史

乒联历次规则修改

1.将38毫米小球改成40毫米大球.

2 发球由遮挡变为无遮挡.

3 21分制改为11分

4.奥运会团体取代双打

5.改无机胶水

6.很早以前规定球拍的两面胶皮必须是不同的颜色,因为蔡振华原来两面胶皮都是黑色的,两面的胶皮性能不一样,所以发球的隐蔽性很好,所以改了。

7.奥运会参赛资格作出的一项新规定--已有两名单打选手取得直接参赛资格的协会,只能派1名选手参加预选赛(以往可派3名),

乒联对奥运会参赛资格作出的一项新规定--已有两名单打选手取得直接参赛资格的协会,只能派1名选手参加预选赛(以往可派3名),立即引起国内众多媒体和球迷的强烈反响--乒联又给队制造障碍了。

但乒联主席沙拉拉却坚决否认--"各种改革都是为了使乒乓球运动在上推广更普及,比赛更精彩,时间更紧凑,角逐更公平,电视转播更有利,吸引赞助商更支持,市场推广更活跃。总之,所有改革都不是针对或哪一个,而是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前途出发。只是因为队太强大了,所以你们才会这么想"。

尽管这个话说得也公平合理,但细数沙拉拉1999年上台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仍可以看出个中端倪--它对队的针对性是明显的,影响也应该是的,但实事求是地讲也不是的。

改大球

当乒联决定在悉尼奥运会后改用大球、并于2000年2月在吉隆坡举行的第45届世乒赛上正式施行时,人们便开始领教了这位积极主张各项改革者的执着了。因为包括瓦尔德内尔等不少运动员主张先在6、7个世界大赛试用后再正式实施比较合适。但沙拉拉指出,这一提案是由前乒联主席、的徐寅生提出的,球体从38毫米变成40毫米,球速变慢、旋转变慢,有利于运动员尽情拉大动作发力,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和观赏性,有利于电视转播和市场开发。

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对此的认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哪个球队有利,对哪种打法有利。应该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来看这个问题。要增加比赛的回合,使乒乓球更富有欣赏性,才会使这项运动更具有世界性。"乒协副主席张燮林则以自己参加中日友好表演赛使用44毫米大球的实例说"球大了无论攻球或削球,一定要自己发力,球才能过去。日本人爱打这种球是便于强身健体。大球的改革是为了乒乓球运动有更多的人参与。"瑞典名将佩尔森说"改用大球对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是公平的"奥地利名将施拉格说"大球使比赛更精彩,精彩的比赛会使乒乓球运动更富有生命力。"

由于这项改革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加上2000年10月在扬州举行的第21届男子世界杯比赛上,选手马琳决赛以3:0击败金泽洙,勇夺改大球后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选手王励勤也夺得第三名)。在2001年4月的大阪世乒赛上,队包揽了全部7项冠军奖杯,另获5银4铜,实现了采用大球后的"大满贯",从而也多少平息了一些球迷当初的不理解。

改11分制

2001年4月大阪世乒赛期间举行的乒联代表大会上,沙拉拉主持通过了由乒联运动员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提出的"每局从原21分改为11分,发球从原5个一轮改为2个一轮"的提案。并以107比7的多数票得到通过,正式实行日是2001年9月1日。

由于这项提案的目的是为了缩短比赛时间,用同样的比赛时间,原来只能打3局,现在可以打5局,使比赛一开始,双方就进入必须"每分必争"的紧张状态。增加了比赛的激烈争夺程度,缩小了强弱选手之间的距,增大了二流选手战胜高手的偶然性,从而更多地被大多数运动员所接受,更早地在欧洲各公开赛中实验。沙拉拉承认:"当然,作为运动员,他们是不会轻易同意改革的,因为他们对每局21分的赛制已经习惯了。但是,我们不能只看现在,要看到将来,一切要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角度考虑"。

队同样迅速适应了"11分制"带来的诸多新变化,继续在世界大赛上保持了较高的获胜率。去年5月的巴黎世乒赛,队获得5个单项比赛中的4金4银6铜;年末的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选手也囊括了4项冠军,仍然是乒坛上的赢家。

改"无遮挡发球"

沙拉拉一年一改革。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发球无遮挡"新规则又引发了乒坛的议论纷纷。

在通过这一新规则时,主持大会的沙拉拉只让一名新加坡代表发表了不同意见,并一反过去点票统计后再公布投票结果的惯例,以他"目测"的结果,口头宣布这项争议性、必须得到3/4代表支持的提案"得到通过"。

面对这项显然仓促通过的提案,代表团团长李富荣当时表示"完全理解这项改革,将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这项改革"。乒球队总教练蔡振华也表示"将尽可能地去适应这项新规则,早日探索出新路子,以保持队的领先优势。"此后,乒球队从2001年11月进入冬训后,便开始尝试新的发球规则,并在2002年国内乒超联赛中,女队执行无遮挡发球,男队反手使用无遮挡,正手仍使用有遮挡发球,提前逐步适应这项新规则。

对于这项改革,以发球变化多端、动作明显有遮挡的瓦尔德内尔明确表示不满:"发球的遮挡动作是乒乓球战术有的一部分,我看不出有任何取消的必要。新规则将会断送一些球员正手发球致胜的机会"。但萨姆索诺夫、金泽洙、盖亭、普里莫拉茨则公开赞成:"发球就应该光明磊落,让对方看清楚,否则就是投机行为。因为靠发球直接得分形不成回合,打不出战术,更让观众莫名其妙,从而降低兴趣,极大地减少了观赏性""让观众、让裁判、让对方看清你的发球,更体现乒乓球运动竞赛的公正性,更能体现运动员的整体实力,是件好事。"

尽管有不同声音,但这项改革仍在2002年9月1日正式实行。不过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在执行过程中,很难把握好"遮"与"不遮"或"半遮"的尺度。裁判与运动员、官员对标准的理解不同,容易产生矛盾,因而在比赛中大多是"得过且过",严格执法很难。

乒协相应出台了一套发球新规则图解,提供给乒球队,但在执行中仍因各人的习惯而或多或少地打些"遮"与"不遮"的"擦边球"。因而,乒协近酝酿提出一项有关发球的新规则,即"发球高抛过头顶",既简单易行,又容易判定。据说已得到德国乒协和沙拉拉的赞同。改双打同协会同半区

进入2003年,乒联又出台了一项新规则,"同协会的奥运会两对双打选手必须抽在同一个半区",也就是说,队欲包揽双打项目的冠亚军已无可能。而按以前同协会选手合理分开的原则,实力强大的选手常出现决赛会师的场面。像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双冠亚军为孔令辉/刘国梁、王涛/吕林;女双冠亚军为邓亚萍/乔红、刘伟/乔云萍;悉尼奥运会的男双冠亚军为王励勤/闫森、孔令辉/刘国梁;女双冠亚军为王楠/李菊、孙晋/杨影。这项改革的意图很明显,不能让队大包大揽。对此,乒联的解释是,"同一协会的选手打决赛,势必降低观众的兴趣,减少了吸引力,影响电视观众的收视率,进而威胁到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生存力。"沙拉拉更直接地表示:"队总是大包大揽的格局并不好,如果队总是提前囊括,就连人自己也会觉得没劲,他们就会把兴趣转到其它运动项目上。而欧洲的因为如果永远赢不了队,电视也不转播,乒乓球市场就会受影响。""大家都喜欢看队对外国队的比赛,如对瑞典、对韩国……这样的比赛精彩、、有悬念,赞助商就乐意投入。否则,世界大赛变成一个协会选手的内部比赛,谁还会关心呢?"

这番道理得到许多和地区协会的支持,乒协从世界大局出发,也欣然接受了这项提案。改预选赛人数

新年刚到,乒联一项新举措又给球迷带来"不安"--原先可派3人打奥运会预选赛,保险系数大,现在只允许派1人,恐怕有点"悬"。

分析这项改革,的确对队第三人选的参赛制造了一点麻烦--万一这名选手失手,那奥运赛场上的单打比赛,不就少了一个为主力队员扫清障碍的同伴了吗?

这个担心并非"多余",因为三人联袂出战的优势较大。回顾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在日本千叶举行的区预选赛,我男队派出刘国梁、丁松、秦志戬三人出征。结果,秦志戬连克朝、韩三名主力金成熙、崔敬陟、李哲承,确保三名选手名次均列前,顺利地拿到后一张单打入场券(后由刘国梁出战,他终夺得男单、男双两枚奥运)。

又如悉尼奥运会前,我男队派出马琳、刘国正等三人参加预选,队友们互相把守关口,各斩外敌,确保我选手名次均列前。结果,使取得区预选赛第一名的刘国正如愿以偿。

当然,对此项举措,队总教练蔡振华泰然自若:"它肯定会对我们有一定影响,但我们会从容应对。"的确,"人海战术"的优势没有了,派出的一名选手不能有一点闪失,这名选手的技战术运用、临场发挥很重要,心理素质等方面一定要过硬。不过,说到底,乒球队这支光荣的队伍,有世界上秀的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群体,有的举国上下一致的体制和全国的支持,有的训练条件,有打法全面的陪练。之所以长盛不衰,靠的是科学的探索、艰苦的训练、勇于超越传统的进取精神和无比强烈的爱国心、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不管乒联如何改革,欧亚诸强如不在人才培养和训练改革上加大投入,尽快形成新的尖子人群,那么即使通过上述一系列新规则,实力对比的不平衡仍然难以根本逆转--队将始终站在世界乒坛的前沿、峰。

奥运会乒乓球改规则原因

一、1981年时,刘国梁的恩师蔡振华就在世界锦标赛上,用一个简单的动作打的全世界的高手一筹莫展——转球拍。

因为他的球拍两面分别是反胶和防弧胶皮,对手看不出他是用的哪一面胶皮也就猜不出他要发什么样的球,简值变化莫测!结果第二年乒联就改了规则,限制乒乓球拍两面要使用不同的颜色。

二、1999年,把世乒赛参赛人数减少为男双和女双各三对,这是为了防止队包揽奖牌。2000年小球改为大球,这是为了克制队的快攻打法。

三、2001年,发球规则改为每两球换发一次,并改为无遮挡发球,这都是为了限制队过于多变的发球。2007年,将乒乓球拍海绵体粘合胶水由有机改为无机,这是为了减少弹性并降低队的击球速度。

扩展资料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在奥运会乒乓球赛场我们再也不会看到三面国旗同时升起了。可能是乒乓球队统治世界太久了,很多时候不仅遭到其他选手的围攻,就连乒联都不放过我们。

自从1998年以来,乒联已经进行了九次重大改革,好像每一次都与队有关。不过每一次改革后国乒队员都能快速适应,新规虽然一直在出,但是我们国乒却依然长期排在世界第一。

乒乓球世界排名规则修改,此次做出了哪些新改变?

从今年的1月1日起开始执行排名过渡机制,从现行的规则过渡到新的排名规则,发布了一个单独的奥运会排名表,求学在WTT赛事中获得的积分,将基于先前乒联世界排名规则进行转换。

新的乒乓球改革是什么

奥运乒乓规则重大变革 单项每队将只有两名额在哥伦比亚举行的乒联执委会上,以14票对1票的优势通过一项议案,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单项赛,每个将只剩下两个参赛名额。如果这项提案明年5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乒联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将对乒乓球队造成很大影响。1999年8月上旬,乒乓球联合会代表大会上,46岁的加拿大人阿·沙拉拉当选为乒乓球联合会主席,从乒坛的泰斗人物徐寅生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乒联第六任主席。埃及出生的沙拉拉有着多元文化的背景。入主乒联之后,沙拉拉致力于推动乒乓球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和提高,并极力推行改革,针对乒乓球队在比赛中大包大揽的现象,连续出台了几项针对的“政策”,包括小球改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奥运赛制变更、无机胶水和海外乒团禁令等,全都出自他的任期之内。沙拉拉说:“自己忙于改革,终希望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的人们在街上遇到乒乓球选手时,会激动地索要签名并要求合影;各电视台为了乒乓球比赛的转播权而争得不可开交;每当有比赛时,场馆内总是人满为患……或许到了那样一天,我们才会真正感到欣慰”。按照之前的规则,奥运会乒乓球男女单打队各拥有三个参赛名额,乒联执委会通过这个议案,意味着队在伦敦奥运会的单打参赛选手选择上,将受到限度的约束。这个执委会会议一共有15人参加,其中七人是执行委员,其他是各大洲的乒乓球,只有亚乒联秘书长,乒协的余国梁提出的反对票,其他人都一致投了赞成票。

浅谈乒乓球的改革。

乒乓球运动的改革方向是增加娱乐性和观赏性。建议球网的高度增加到16.5CM左右。软网改成塑料硬网。目的是降低搏杀性比赛的胜率。适当降低球速,从而比赛更佳注重旋转技术的提高,增加比赛的回合,提高观赏性。为了增加比赛的激烈对抗程度,可以引入拳击比赛中的KO制,每局比赛由原来的11分改为7分,11局6胜,7比0为KO,直接宣布比赛技术,比如甲方前面大局5比0领先,第六局被乙方7比0KO,直接宣布乙方胜。这样也可以避免比赛中的让球现象。球台的高度也可以适度增高,现在成年人比赛球台高度76CM偏矮,不利于运动员的健康,建议增高到78cm.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