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体育

网站首页 首页 > 球星动态 > 正文

乒乓球发球时如何拿球 乒乓球发球怎么拿拍

2024-06-02 08:15 球星动态 来源:

乒乓球发球技巧

乒乓球发球技巧如下:

乒乓球发球时如何拿球 乒乓球发球怎么拿拍乒乓球发球时如何拿球 乒乓球发球怎么拿拍


1、乒乓球发球,发转或不转,转球接触的是球板的下半部分,不转接触的球板的上部分,发球的时候身体不要离乒乓球太远,离近一点击球的时候,有核心的力量,身体容易发力。抛球的时候手掌要打开。

2、发短球,需要第一跳离网近一些,第二跳过网后也会离网很近。发长球,第一跳就要在球台边沿位置,第二跳就会跳的很远。

3、侧旋球,第一跳也要在球台边沿位置,出手要快,拿球拍要松,窝板不能太紧。发勾球,主要是靠拍形调整,主要思应用到手腕。

资料扩展:

乒乓球(table tennis),被称为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名称,及澳门等地区亦同。

1926年1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一次乒乓球赛,共有9个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同年12月,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把在伦敦举行的欧洲锦标赛命名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乒乓球发球站位和动作技术要领

一、乒乓球基本姿势及站位

乒乓球基本姿势及站位是指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时的准备姿势及相对球台的位置。当运动员发球的时候,也会在发完球后迅速回到基本姿势及站位以便进行下一板击球。

右手持拍基本姿势及站位如下:

两脚开立,比肩稍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脚前后之间的距离大约半只脚掌。双脚前脚掌着地,脚后跟略抬起,重心在两脚之间。两膝弯屈,上体略前倾,适度收腹含胸。肩关节放松,肘部弯曲,大臂与小臂间有夹角(这个根据每个人的身高、打法的不同都会不一样的,有这个概念就行),执拍手位于身前偏右处,拍略高于台面,拍头朝前。

二、正手攻球技术及训练方法

正手攻球技术和反手攻球技术是乒乓球重要的两项技术,它们掌握的好坏决定你乒乓球技术水平的高低。所以强烈建议初学者找专门的教练学习。找水平一般的朋友练习很容易把动作练错,一但练成错误的动作定型,想改就很难了。

1、正手攻球技术

站位在近台,身体离台约50厘米,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双膝弯曲,身体略微前倾,重心压在前脚掌上(基本姿势)。来球时,小臂以肘为轴向后拉动。当球落到本方球台上,小臂以肘为轴向斜前方击球,拍型保持垂直台面,略向前倾。击球的时机在上升期和高点期(用到上一章击球点的概念了)挥拍击球。顺势挥拍至至眉心与左眉之间,球拍距离眼眉一拳半左右。然后迅速还原到基本姿势。

连续击球的过程就是:引拍——挥拍击球——顺势挥拍——迅速还原——引拍,这是一个连续不停的动作,中间不要有停顿。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收小臂、小臂、小臂击球(即以肘为轴)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初学者容易挥大臂击球(即以肩为轴),这一点一定要改过来。还有就是击球过程中肘尖始终是向下的,一但肘尖朝向其他方向动作就错了。

2、训练方法

正手攻球的训练方法就是找一个专业教练,采用多球喂的方式。这样学习进步快,动作定型更正确。

还有一种自我训练方法,虽然比较枯燥,但没人陪的时候也可以练一练。也是采用多球方式,左手拿球举至身体右前方球台上,大约高于你的肩部,松手扔下,等球落在球台上反弹起来的时候挥拍击球。

乒乓球发球有哪些技巧?具体需要如何练习?

发球要一只手上抛乒乓球,另一只手挥拍。旋转发球、绝招发球、擦边球、近网边线球、回头球等技巧。1、可以研究对手的发球规律,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加强自身练习。2、学习一些旋转球的打法。3、掌握好发球力度。

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直拍发球,高抛发球,和低抛发球,这些都是技巧,需要不断地练习,锻炼手部力量,因为每一种发球方式都需要很强的体能。

乒乓球发球是非常关键的,在发球的时候动作要快,要稳,要狠。这样才能从起点上和对手进行对决,才有利于取得胜利。

乒乓球发球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乒乓球准备姿势和动作要领

一.准备姿势1.站位

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2.重心移动

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着手臂的移动,开始进行重心移动。在重心移动时,腰部略有转动,但不要转动过大,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在右脚上就可以了。在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略有下沉。支撑腿略弯曲,但不能弯曲过大,以免造成重心过低发不上力。在这一环节上,业余选手容易犯的错误是过大的转动髋部,使身体重心在垂直轴上运动过多,造成拉球时的力量分散,不能有效的发挥向前的力量。比较好的做法是,重心在垂直轴上略有移动的同时,在矢状轴上要有一定的运动,使得重心有足够向后运动的距离,这有利于在发力时向前移动。如果重心移动有投铁饼的感觉那就错了。在重心移动过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重心在脚上的位置是全脚掌略靠前外侧,这样可充分发挥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3.引拍

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在这一动作中,任何多于动作都是没有用的。要在短的时间内,经经济的路线把球拍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要自然。正手拉球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体右侧腰部下方,大腿中段的后方一点。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这样会影响拉球时的动量转递。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这样容易造成僵硬。这时肘关节的夹角一般在150°~170°之间即可。

在引拍过程中,对于学习拉弧圈球的人来说,令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这样极大的影响拉球发力。如果有这样的毛病,必须坚决改掉。在整个引拍过程中,肘关节几乎始终与手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前后方向上超过手的位置,那说明引拍就有问题了,其前后顺序是,前臂带动肘关节移动,不能是肘关节拉着前臂做前后运动。上臂在引拍过程中,与身体的距离要自然打开,不要夹臂,大约有一拳的距离即可。 4.发力

总体上说,拉球的发力是一个动量传递的过程。其传递的基本原则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传递,由身体的下方向上方传递,由身体的近端向远端传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右脚的外前侧向前上方蹬地开始,重心逐渐向上抬,由小腿、大腿、髋关节、腰、肩、肘、手腕、手指,后作用于球拍击球的一瞬间。在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要适当前顶,腰部和腹部收紧,控制住力量,使其集中。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击球一瞬间抓紧球板。直板拉球时,要在抓紧球板的同时,注意中指顶板的动作,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5.板形与击球部位

现代乒乓球的拉球更讲究“打摩”结合,所以拉球的板形不必过于前倾,这样容易造成摩擦过多,球的前进力不够。常用的板形是在拉球的起始阶段。板面保持与地面垂直即可。在击球的一瞬间,伴随着手腕内收,板面略有前倾,给球一定的摩擦。摩擦与撞击同时进行。在拉加转弧圈时,摩擦多一些;拉前冲弧圈,只要能保证有适当的弧线,使球过网上台,要增加撞击的比重,使球产生足够的向前冲力;当在第一点拉时,可增加摩擦的比重;反拉时摩擦要多一些,自己发力拉时,撞击要多一些。

在击球部位上,拉下旋和一般旋转的上旋球,接触球的后中部向中上部摩擦;为了增加拉球的准确性,接触点可稍向左侧面一点,但千万不要侧面过多,形成拉侧旋球的情况。

6.击球点与击球时间

过去我们常强调拉球的击球点在腹前,现在看来,在实践中还有些出入,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现在的击球点,一般在身体侧面就比较合适,但不要超过身体后方的远点,稍前一点。从目前情况看,在这一点击球,可能更容易发挥手臂挥动的加速度,因为此时力臂长,容易发力。

拉前冲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初期,因为高点期很难把握,时间太短,并且借力也有一定的问题。拉加转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期。这时有较长的时间摩擦,制造弧线。

再说说用力方向。总体上讲,拉球的用力方向是向前上方发力。但只记住右后下向前上发力是不够全面的。从生物力学拍摄的连续图片的运作轨迹投影来看,拉球的手臂运动轨迹是向内倾斜的半弧线。实际上是由右后下方向左前上方用力的过程。这一点从实践中运动员肘部运动轨迹就可看出,它是一个由内向外再向内的小半圆形。所以在学习拉球时,切记肘部不要前后移动,影响日后提高阶段的拉球质量。

7. 随势挥拍与还原

球离开拍后,手臂还要继续挥动一段距离,我们把这一段叫做随势挥拍。其作用是缓解手臂发力运动的惯性作用,对增加球的力量没有什么太大作用,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否则动作将不够连贯和自然,影响协调性。

有关还原的位置,要根据下一板球的击球情况来选择。如果采取单面连续拉,那么还原时的重心就要偏向右侧,以节省下一板进攻的时间;如果准备采用两面进攻,重心则宜偏向中间,可随时向两边移动。球拍置于开始时的位置——腹前二,发球⒈ 注意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

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⑴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⑵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⒉ 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发球前,应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基本情况主要有 ⑴是直拍还是横拍;⑵是左手还是右手;⑶ 是选手还是欧美选手;⑷是生胶还是半长胶;⑸是反胶还是正胶;⑹是近台快攻打法还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见面还是熟手。对上述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条件的话,通过热身、录像、报导等,了解对方的特长,了解对方发球、击球、落点规律和球路。

⒊ 注意发球直接得分:

通过学习研究各种螺旋发球,练就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在开局和中局,就争取主动,把比分拉开,这在“+一分制” 中,显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为发球抢攻做准备:

总体上来说,发球为抢攻做准备的宗旨:就是用各种方法提高发球的质量,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使对方回球质量不高,从而为抢攻创造了条件。

具体说来,应注意下面几点:

⑴利用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在落点、旋转、力量、曲线上不断地变化,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创造抢攻的机会;

⑵研究发球的规律,在发球时,就大体上可以预测对方回球的线路,从而提高抢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组合发球的威力,调动对方。如发近网、短而转的球,组合发底线,左、右、近身、长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转的组合,如发近网转和不转的球,及发近网侧下旋球和“左爆冲侧上螺旋球” ,把球发到对方左边线。这样旋转的组合,使对方感到难于适应,从而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使攻球频频得分。

⒌ 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发球的旋转:

乒乓球旋转的多样性和由此产生的曲线的丰富性,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是的。那么如何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旋转,特别是动作相似而性质不同的旋转呢?主要应注意如下几条:

⑴用球拍不同部位击球和磨擦球,发出不同旋转的球。如用拍面下侧与拍面上侧击球和磨擦球,就可以发出相应时的转与不转球;

⑵用螺旋线引拍,如果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向击球和磨擦球,会产生不同旋转。下螺旋线方向触球会产生下螺旋;上螺旋线方向触球会产生上螺旋;

⑶用手腕发力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旋转:如果是弹击发力,则不太转,如果是上螺旋线形摩擦发力,则是上螺旋式旋转;

⑷适当增加海绵厚度,增强球拍粘性,可以增强乒乓球的旋转。特别是在使用大球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⑸增加合力作用在球拍上的时间和距离:如在发加转螺旋球时:应用靠近拍面右侧的部位摩擦球;如在发不转螺旋球时:应用靠近拍面左侧的部位摩擦球;

⑹ 动作适当加大,加快摆速,并切得薄:这样在摆速方向远离球心的条件下,摆速越快,击球力量就越大,球拍摩擦球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因此球的旋转就得到加强;三,反手推挡.推挡作为直板特有的技术.前臂与上臂夹角90,拍面与前臂夹角90,球拍与球台面垂直,上臂与身体自然靠拢。

引拍时收腹,手臂后收,拍面几乎贴到腹部;推挡时,重心前移,整个手臂将拍面向前送出,拍型角度要保持(来球有上旋要压拍)。

推挡一般是击打球的上升期,所以必须有迎前的动作。横板多用拨球.1. 横板反手拨的握拍横板反手拨的握拍与正手攻球时的握拍基本一致,目前有些选手在正反手转换时,握拍几乎没有变化,在反手拨球的时候,他们通过手腕向怀中内收,使球拍面正对来球,击球时再通过手腕的转动来调整弧线。大多数爱好者在反手攻球时,握拍会有一个很小的变化——拇指和食指都会有一个向下按的动作,这样握拍更为稳定。客观地说,一旦球拍在手中出现转动,就会存在不稳定因素,如果拇指和食指过于用力向下,那么球拍在反手拨球时的确很舒服,因为我们不用通过手腕内收来调整拍形,球拍面会自然地正对来球。可是我们发现,当从反手转换为正手击球时,拍形会过于下压,两根手指好像是“捏住”球拍的感觉,因此在进行正手攻球时,我们必须再次调整拍形,这就是所谓的“换握”。在正反手转换时调整握拍并不是错误的,在换握时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反手拨球时,拇指和食指只要轻微用力下压即可,手腕必须要向怀中内收,要通过手腕的调整使球拍面正对来球。当从反手转换为正手击球时,可以利用虎口和中指的协调用力来调整拍形。换握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掌握,但我并不这种握拍方式,毕竟当球拍转换时,手指的用力会导致前臂肌肉紧张,不利于击球,此外转换需要的时间很可能会延误战机。2.横板反手拨的动作要点站位:身体距球台端线约为一尺左右,两脚置于肩宽,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上身前倾,右肩稍稍下沉,重心放于右腿,身体正对来球。在准备击球的时候,大臂要自然放松,前臂抬起,自然平放于左腹部前方,此时大臂与身体(腋下部位)之间的间距很小,肘部几乎指向地面。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十分重要,很多爱好者习惯于右脚在前,这样在击球时会导致腰部向左侧“拧”,右肩和手臂会自然抬高,终使手臂和身体脱节。还有很多爱好者的手臂与身体之间的间距过大,将大臂架起来打球,那么他大臂的肌肉肯定会紧张,在击球时整个手臂都在晃动,会影响击球的稳定性。引拍:大臂保持稳定,腹部内收,前臂以肘部为轴向怀中引拍。横板反手拨球时,腰部的转动幅度很小,当腹部内收的时候,腰部会自然产生小幅度地转动。引拍的要点在于肘部,很多爱好者在引拍时,会将肘部向身体加紧,这样大臂就会产生前后运动,导致击球不稳定。注意:引拍时,将身体重心放于右腿,右肩保持下沉,前臂还是位于腹部偏左侧的位置,身体要始终正对来球。击球:当来球落台刚刚跳起时,腹部和前臂同时向外展开。此时要注意:前臂还是以肘部为轴顺时针旋转,并向前上方发力,前臂展开的幅度近似1/4个圆形,不必大幅度向右侧完全展开,大臂保持稳定,大臂与身体之间的距离几乎不变;击球前,手腕内收,用球拍正面迎球,在来球的上升后期击球,触球时手腕有一个小幅度的外展,对初学者来说,开始练习阶段可以先不使用手腕,保持手腕的稳定即可。很多爱好者在反手拨球时,都是通过大臂的前后运动来击球的,如果大臂的动作幅度过大,容易错过击球点,并且不能利用身体的力量来击球,击球的稳定性也无法保证,一旦长时间击球,大臂的肌肉会过于紧张,有一种酸麻的感觉。还原:击球完毕后,要迅速降低身体重心,保证身体放松,还原至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乒乓球是怎么发球的呢?

乒乓球发球是比较简单的。在发球的时候可以轻轻的推送过去,也可以扣球这两种发球方式都是比较常见的。

将乒乓球放在手掌上,向上垂直抛起,然后用球拍击打,这样就可以完成发球了。

一手拿球一手拿球拍,把球扔起来,拿拍子用力的打过去,打过网之后就成功了。

乒乓球比赛如何发球?

乒联的比赛规则关于发球的规定:

2.6 发球

2.6.1 发球开始时,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保持静止。

2.6.2 发球员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2.6.3 当球从抛起的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2.6.4. 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要始终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以上和发球员的端线以外;而且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他们所穿戴(带)的任何物品挡住。

2.6.5 球一旦被抛起,发球员的不执拍手臂应立即从球和球网之间的区域移开。

2.6.6运动员发球时,应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2.6.6.1 如果裁判员对运动员发球合法性有怀疑,在一场比赛中第一次出现时,判重罚球,并警告发球方。

2.6.6.2 此后,裁判员对该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发球动作的合法性再次怀疑,将判接发球方得1分。

2.6.6.3 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无需警告,应判接发球方得1分,。

2.6.7 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于执行。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