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体育

网站首页 首页 > 世界杯 > 正文

长津湖战役总共多少人(长津湖战役总共多少人参战)

2024-06-02 08:15 世界杯 来源:

长津湖灭敌1.5万人,主席指示仅6000,长津湖战役后方知高明

志愿军和次交手就灭掉了15000人,这让大家非常振奋,但谁知却得到了停止追击的命令。收到捷报后也很高兴,但他却让新华社发表的战报中,将1.5万人改成了6000人。

长津湖战役总共多少人(长津湖战役总共多少人参战)长津湖战役总共多少人(长津湖战役总共多少人参战)


这次更改确实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可是直到长津湖战役结束后,人们才知道什么才是高瞻远瞩。

志愿军刚刚进入朝鲜时,美国士兵正是骄狂的时候。尤其是骑兵师,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他们希望圣诞节之前就回家享乐。

但他们的大多数人注定没法回家了。因为他们即将遇到吴信泉率领的39军,这是我军部队,前身是红25军。

39军刚刚进入朝鲜时吴信泉就进行了战斗动员说:美国人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拿着美械装备吗?照样被我们打得满地找牙。这一次,我们就要试试美国人的老虎能不能摸。

有意思的是,当39军和骑兵一师刚刚见面时,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美国人以为我们是的,志愿军以为是南朝鲜师,直到打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原来不是这么回事儿。

当吴信泉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美国部队之后,立刻让343团去建筑工事以防止松援,但是这支部队被侦察机发现,343团只能就地阻击。于是遭到了骑兵师第五骑兵团的凶猛进攻。

一开始美国人没想到志愿军会坚持这么长时间。战斗进行了几个小时后,第五骑兵团开始变得疲惫。我们等待的就是这一刻,战士们从工事中跃起,拿着武器展开了反击,将敌人打得狼狈而逃。

吴信泉在知道对面居然是部队后大笑说:原来对面是军,怪不得这么厉害。他一直希望和美国强面对面打一场仗,现在他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告诉全体指战员说:抽出你们的刺刀,让美国人见识人的厉害。

这就是抗美援朝的战。这个号称一直没有打过败仗的部队就这样败在了志愿军手中,有15000名士兵被我们消灭,大量武器装备被我们缴获。

但很快战士们收到了停止追击的命令。的想法只有四个字:诱敌深入。这个计谋老一辈的革命家早就用得滚瓜烂熟,他们就是看穿了美国人的骄傲,他们瞧不起,就必然会付出代价。

就比如麦克阿瑟,还没进入朝鲜战场就放了狠话说,鸭绿江不是和朝鲜的分界线,我们需要重新划分一下。麦克阿瑟那天真烂漫的脸庞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他或许没有经历过 的拷打,那就只能让志愿军为他上一课。

虽然没有接触过麦克阿瑟,但通过他的表现已经完全把握住了这个人的心理。所以制定了一系列诱敌,则配合他上演了一出好戏,这就注定麦克阿瑟接下来的失败。

命令志愿军后撤20km,这在麦克阿瑟眼中是非常正常的,他相信自己强大的会碾碎一切敌人。另外有一百多名被俘虏的士兵返回后也告诉麦克阿瑟说:志愿军没有殴打他们,还表示他们马上要撤回国内,是因为他们的运输补给线被切断了,没办法继续打下去。而且志愿军出兵只是为了保护鸭绿江旁边的几个水电站。

这些人的话让麦克阿瑟深信不疑,根本就听不进其他盟友的劝告。他决定继续发动进攻。在他的心目中,这次失败只不过是偶然的,接下来的进攻一定会取得胜利。

至于那边,他让新华社把歼敌1.5万人改成了6000人再发出去。这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办法。因此这次战斗当时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多的轰动,但却给站在敌人那边的特务带来了误判。他们也认为志愿军没多少人,也没什么战斗力,不愿意继续打下去。

就在这种错误的判断下,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志愿军和在长津湖地区又爆发了一场战斗,这一次又消灭了美国1.4万人,狠狠打疼了麦克阿瑟,同时也让朝鲜战场出现了转折。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才说出了当时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诱敌深入,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人们也纷纷赞叹:主席确实用兵如神,决胜于千里之外。

电影《长津湖》有几个战士活下来了

七连只剩下三个人。

历史告诉我们,他们都没有回来,这支骁勇善战,能人辈出,作战迅速的连队,在结束之后,只剩下三人。

电影《长津湖》上映了,看完让人泪目,走出电影院依旧昏昏沉沉,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片,描述抗美援朝的纪录片。

影片全方位地给大家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扭转战局的“长津湖战役”,影片主要以七连为主视角,大部分主演都是七连的人。

连长伍千里、新兵伍万里、指导员梅生、七连新兵伍万里、七连火力排排长余从戎、七连炮排排长雷公、七连神平河等。

相关事项:

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再现这场战役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东线部队和西线部队双面夹击,凭借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重创。

伍千里是七连连长,聪慧果敢,沉稳内敛,有指挥作战能力,与战士们一起奋勇杀敌,他的弟弟伍万里是一名七连新兵,在哥哥的影响下,伍万里逐渐蜕变为一名的战士。

梅生也是七连六战士之一,智勇双全,做事谨慎,还会英文,算是七连有学问的人。余从戎是七连火力排排长,性格开朗,洒脱乐观,喜欢开玩笑,一旦上了战场,他比任何人都认真,面对敌人丝毫不手软,作战风格相当凶猛。

《长津湖》近热映,对于长津湖战役你了解多少?

没有了解过很多内容,只了解过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于这场战役了解过其中的伤亡情况,也了解过的结果。

了解的很多,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的事情,当时的志愿军为了战胜敌人,没有防寒的衣物,也没有食物的补给,终支撑到了援军的到来。

我觉得长津湖战役是一场非常残忍的战役,并且在这场战役当中,有很多人都因此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而且在这场战役当中,有很多人都吃不上饭,但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在这场战疫当中,有很多人都有着英勇无畏的精神,所以我很敬佩那些的战士。

长津湖伤亡,伤亡2万余人的长津湖战役那么惨烈

9月30日,《长津湖》全国公映,电影里场面的残酷和暴虐,志愿军战士的坚韧和牺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落幕,很多人久久不能平静,有人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场惨烈的战斗,为什么非打不可?打赢了这场战役,我们又得到了什么?

我认为,不论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层面上看,这场战役确实无可避免,长津湖之战给我们带来了抗美援朝胜利的曙光。

“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曾这样评价长津湖战役。

美国陆军战后报告也称 :“‘联合国军’在朝鲜能保持立足点还是必须放弃的危急时刻,避免了的 12 个师增援到第8 集团军正面”, 意思就是我美国人没有吃亏,志愿军牺牲不少,没有必要。

可是事实真就如此么?显然他们在自说自话。 美国人这个错误认知,源自他们的自大,也源自他们的毁灭——志愿军的作战让其“打赢,好好过圣诞节”的如意算盘落空,故而产生抱怨。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长津湖之战意义却非常重大!

在上,可以粉碎“圣诞攻势”,提升志愿军的信心。

自从仁川登陆后,在长津湖之战前,为首的“联合国军”自信满满,认为即将以自己的胜利结束。

“联合国军”兵分东西两路包抄朝鲜,起初一路顺畅,步兵七师先头部队第17团甚至已经推进到了鸭绿江边的惠山镇,开始遥望江对岸的大地。

为了表示自己的能耐,17团的在江边合影,向鸭绿江里撒尿。甚至,在1950年11月,他们就开始为一个月后的圣诞节准备火鸡,麦克阿瑟制订的用“圣诞总攻势”结束朝鲜的目标似乎唾手可得。

联军司令麦克阿瑟

而志愿军怎会让敌人如愿,面对盛名远扬的东线敌人——陆战一师和步兵七师,志愿军战士用不怕牺牲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发动了长津湖战役,迫使敌人狼狈逃窜,粉碎了“圣诞攻势”,并且成建制地歼灭了步兵第七师31团。

这个团曾被第26任美国威尔逊授予“北极熊团”称号,战斗结束后,该团蓝色的团旗被志愿军缴获当了包袱皮。

这大大提升了志愿军的信心,因为在中,毁灭敌人部队可以沉重打击敌人气焰,提升己方士气:

解放中,国军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全歼,使得国军吓破了胆,从此解放由守转攻,终胜利。长津湖战役也是如此,“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

被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

在战略上,长津湖战役粉碎了敌人前后夹击的意图。

1950年11月初,就断言“东面伪首、伪三及美七师共三个师由咸兴向北的进攻可能性极大”。

事实上,“联合国军”确实如此:麦克阿瑟的战略规划就是东西两线联合进军,完成包围,“合上老虎钳”。

此时西线有美韩联军十万余人,分三条线向新义州、楚山、江界推进;东线方面,“联合国军”在兴南、元山两个港口陆续登陆,东线上一下汇集了八万多部队。

而此时,志愿军在东线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很难阻挡敌人的合围之势。

长津湖战役地图

此时的形势是,一旦让东线的敌人立住脚跟,一路突进,西线的志愿军将会被前后夹击,在战略上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与其如此,不如先行在东线进行狙击。

11月5日,致电志愿军: “德川方面甚为重要,我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线的正面……”

得到命令的志愿军第九兵团,趁着皑皑白雪,隐蔽行军,11月26日前后,九兵团三个军陆续赶到了伏击地点,于27日向发起了猛烈的围攻。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阻断了“联合国军”的东路攻势,并且在之后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配合西线部队一起把战线推到了“平壤-元山”一线。

虽然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代价,但是从此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场的战局,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津湖之战是必要的。

抗美援朝战局图

在战术上,成功利用地形,将分散的逐个击破。

如果将视角放在具体的战术层面,面对东线的敌军,利用地形分割消灭,也是的选择。

在长津湖战役中,敌我双方装备实力距巨大,面对极其寒冷的天气,来自东南的志愿军缺少御寒装备,也没有御寒经验,后勤补给也跟不上,因此非战斗伤亡数巨大。

而在武器上,比起大量配备了M1式半自动、汤姆逊式的,志愿军的武器堪称简陋。此刻如果在空旷地带正面会战,志愿军将无任何优势可言。

冰雕连的英雄们

而长津湖一带的地形,却给了志愿军胜利的机会,长津湖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而翻越平均海拔 2000 米的狼林山脉,只有两条极为简易的单车道盘山公路可供使用。

狭长的地理环境让敌人变成了一条绵延近200公里的“长蛇”,孤军深入到志愿军的枪口下。

在这个机会来临之际,志愿军果断发起长津湖之战,将敌人这条“长蛇”分割成若干段进行围歼。

直到第九兵团发起了进攻,敌人才猛然察觉——要是再不采取行动,当志愿军号吹响后,被分割孤立的各个部队末日就到了。

经过残酷的围歼狙击战,终志愿军把握住了时机,用的战术落实了战略规划。

从这些角度来看,长津湖战役对于志愿军来说,尽管会有巨大牺牲,却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斗,是一场机会稍纵即逝的战斗,是一场决定性的战斗。

再次致敬七十年前我们可爱的人!

(全文完)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