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体育

网站首页 首页 > 足球 > 正文

爱迪生去比赛视频_爱迪生葬礼

2024-06-02 08:16 足球 来源:

科学家的故事系列:“发明大王”爱迪生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

爱迪生去比赛视频_爱迪生葬礼爱迪生去比赛视频_爱迪生葬礼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不仅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要想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当代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宝贵的。

无论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还是小中学生何骥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好奇心——发明家之心。

你渴望你的智慧之花早日绽开吗?你渴望你的创造灵感早日到来吗?那么,就仔细地观察生活吧!一个不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视之的人是不会拥有一颗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颗明亮的星,就从现在开始迈出你成才的步——强化你的好奇心吧! 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大全 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大全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6篇】 国外科学家的故事精选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集锦四篇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阅读三篇 查看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全部文档资源 >>

爱迪生的三大发明

1910年 8月 27日,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宣布了他的一项发明:有声电影。

爱迪生拥有超过2000项发明,包括对世界极大影响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等。在美国,爱迪生名下拥有1093项专利,而他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地的专利数累计超过1500项。

托马斯·爱迪生是技术历史中的天才之一,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其中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有声电影,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留声机

1877年11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宣布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振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蜡管的锡箔上。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这个“会说话的机器”录下了爱迪生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玛丽抱着羊羔,羊羔的毛像雪一样白”,这总共8秒钟的声音成为世界录音史上的声。从此之后的100多年里,人类记录声音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从初以锡箔制滚筒,钢针播放,导致每个滚筒只能播放几次即耗损,到后来的电唱机、音频盒式磁带,再到激光唱片 CD,DVD……我们已经步入了多媒体的影音时代。

爱迪生在门洛公园的个伟大发明就是锡箔筒式留声机。当时,他正在努力提高发报机的工作效率,突然他发现,当机器在高速运转时,发报机的带子会发出一种类似于人说话的噪音。这个发现使他感到非常好奇,并想知道是否能够录制一段电话音讯。于是,他开始对听筒上的振动膜进行实验,并在膜上接上一根针。他推理认为,这根针可以通过扎纸带进行音讯录制。后来,他又尝试了用铁笔在锡纸筒上扎针,结果惊奇地发现,居然回放出一段录制的短音讯—“玛丽有一只小羊羔”。

留声机是爱迪生发明的一个标牌,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指在圆筒上而不是圆盘上播放声音。这种机器有两根针:一根是用来录音,另一根是用来录音重放。当你在话筒中说话时,你嗓音的振动将被录音针刻纹于圆筒上。这种筒式留声机就是台可以录制并重放声音的机器,这个发明震惊了世界,让爱迪生一夜之间在全球名声大震。

世人们普遍认为爱迪生是在1877年8月12日正式完成了留声机的模型制作,然而,真正的模型制作工作应该是到同年的11月或12月才完成的,因为他是在12月24日才进行专利申请的。之后,他带着锡箔筒式留声机环游了全国,途中还于1878年4月应邀到白宫向拉塞福德·海斯展示他的发明。

1878年,托马斯·爱迪生成立了爱迪生留声机公司,销售他的发明。此外,他还扩展了留声机的其它用法,例如:写信和听写、盲人速记本、家庭录音 (记录家庭成员各自的声音)、八音盒和玩具,报时钟以及与电话连接用作留言机。

有声电影

托马斯·爱迪生对电影的兴趣始于1888年,后来,在摄影先驱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于同年 2月造访了他的实验室后,他才真正受到,决心着手研究发明一台电影摄影机。当时迈布里奇提议与爱迪生合作,将其此前发明的“动物实验镜”与爱迪生的留声机结合起来。尽管提议非常诱人,但爱迪生还是决心不参与合伙,可能他已经意识到 “动物实验镜”并非一个实用而有效的动作录制方法。为了保护自己未来的发明,1888年 10月17日,爱迪生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了一个申请,描述了自己的想法—要发明一个“跟耳朵听留声机不多的用眼睛看的机器”,即录制并重放动作对象,他称其为“活动电影放映机”。

爱迪生的获得版权的电影录制了他的雇员佛瑞德·奥特假装打喷嚏的过程。然而,爱迪生碰到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取得电影所需的优质胶片。1893年,伊斯门·柯达开始提供电影胶片,这使得爱迪生得以加速新电影的生产。他在新泽西建立了一个电影生产工作室,工作室的屋顶是活动的,可以在白天打开让日光进入。事实上,整个工作室都采用了这种活动建筑,以便随时与日光射入的方向保持一致。

法朗西斯·简金斯和托马斯·阿玛特发明了电影放映机,这种机器被称之为“老式放映机”。他们要求爱迪生提供电影,然后以爱迪生的名字加工生产放映机。,爱迪生公司研制出了自己的放映机,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放映视镜”,之后“老式放映机”就下市了。1896年4月23日,部电影在美国纽约的电影院与观众们见面。

电灯和电力系统

托马斯·爱迪生面临的挑战是实用的白炽电灯的研发。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爱迪生并不是“发明”了灯泡,而是改进了50年前就已经有的一个有关灯泡的想法。1879年,爱迪生使用更弱的电流,一根碳丝和一个改良的真空球体,制造出了一只质量可靠且发光时间长的灯泡。使用电子照明的想法并不新鲜了,许多人都曾经为这个理念进行过试验,甚至研制出了各种使用电子照明的形式,然而,在爱迪生发明灯泡以前却从未有过适合家庭用的实用照明形式。因此,爱迪生的成就并不仅仅是发明了一只白炽电灯,还是一套电子照明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实用、安全和经济的白炽电灯所需的所有要素。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研究,爱迪生终于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研制出了一只可以持续发光13个半小时的白炽灯泡。

在灯泡的发明过程中还发生了其它一些有趣的事情:就在众人都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找到合适的灯丝时,爱迪生却在重点创造电灯实际应用所需的7个系统要素,以替代当时十分普及的煤气灯。

19世纪80年代,电力需求量从主要的晚间照明上升到24小时日常用电,紧接着急剧增长至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到90年代末,美国各大城市都分布有小型中心电站,但是由于直流电的传输无效,每个城市只限几个区拥有电站。

电灯的成功给爱迪生带来了更大的声名和财富,其增长速度一点儿不亚于电在全世界的传播速度。爱迪生的许多电气公司都不断成长,于1889年合并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尽管公司是以爱迪生的名字命名的,但事实上他从未对公司拥有控股权。由于研发白炽灯照明工业需要巨额奖金,因此许多投资银行家,如摩根,都拥有公司的股份。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与汤休公司合并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爱迪生的名字便从公司名上去掉了。

留声机

1877年,爱迪生发现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振动的现象,便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

8月15日,爱迪生让助手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制成之后,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然后爱迪生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歌,之后把针又放回原处,再摇动曲柄,接着机器就回放出爱迪生的声音。12月,爱迪生公开展示这台“锡箔筒式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

电灯

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初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爱迪生,爱迪生是改进了电灯。早在1801年,英国一位名叫汉弗里·戴维的化学家就在实验室中用铂丝通电发光;1810年,他又发明了用两根通电碳棒之间发生的电弧而照明的“电烛”,这算是是电灯的早雏形。另一位英国电技工程师约瑟夫·斯旺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1878年12月制成了以碳丝通电发光的真空灯泡。

当年有关斯旺的电灯泡的给了爱迪生以很大启发。1879年10月,爱迪生终于成功制成了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称之为“碳化棉丝白炽灯”,随后大量投产,并成立公司设立发电站和输电网等相应基础设施,很快使电灯在美国被普遍使用。期间,他不断改进技术,终确定以钨丝作为灯丝,称之为“钨丝灯”,并定型使用至今,爱迪生也由此成为公认的电灯发明者。

电影方面

活动电影摄影机

1889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活动电影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轮来带动19毫米宽的没打孔的胶带,在棘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移动,同时打孔。这种摄影机由电机驱动,遮光器轴与一台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便将声音记录下来,并且可以连续拍摄图像。

活动电影放映机

1891年,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是早期电影显示设备,引入了电影放映的基本方法,通过在光源前使用发动机来高速转动带有连续图片的电影胶片条,从而产生活动的错觉,光源将胶片上的图片投射到银幕。

有声电影

1910年,爱迪生发明了一部由留声机和摄影机组合而成的电影摄影机,在电机能量下,摄影机的遮光曲轴与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就能够记录下声音。放映时,留声机就随画面同步运转,使得声音和图像实现同时出现。

爱迪生主要发明、改造列表

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城一个劳动家庭。他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他的母亲决定自己教儿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

爱迪生早的兴趣是在化学方面,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品装入瓶中。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爱迪生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左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6岁。

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

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出现了。

1880年至1882年间,爱迪生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座发电厂,开辟了个民用照明系统。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一起发明了电影摄影机。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爱迪生于1931年10月18日,终年82岁。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3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

爱迪生的三大发明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是人类历史上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爱迪生的三大发明应该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爱迪生三大发明,电灯、留声机、电影

望采纳,不谢~

1910年 8月 27日,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宣布了他的一项发明:有声电影。

爱迪生拥有超过2000项发明,包括对世界极大影响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等。在美国,爱迪生名下拥有1093项专利,而他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地的专利数累计超过1500项。

托马斯·爱迪生是技术历史中的天才之一,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其中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有声电影,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托马斯·爱迪生是技术历史中的天才之一,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其中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有声电影,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科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高跟鞋

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

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雨 衣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早的雨衣。

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件胶布雨衣。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从从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

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镜 子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时在内部涂上一层汞剂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和还原剂混合,使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拉 链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发明的。

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一。

冰 箱

台人工制冷压缩杨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清洗铅字时,他发现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

是一种沸点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研制出了使用和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于1925年生产出批家用冰箱。

“发明大王”爱迪生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不仅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要想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当代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宝贵的。

一、牛顿的故事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

二、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文库有化学家的故事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