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体育

网站首页 首页 > 足球 > 正文

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搞笑视频_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搞笑视频合集

2024-06-02 08:17 足球 来源:

跆拳道比赛中有哪些违规行为?

(一)以下行为将被判罚“警告”

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搞笑视频_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搞笑视频合集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搞笑视频_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搞笑视频合集


1、双脚越出边界线;

2、逃避或拖延比赛;

3、倒地;

4、抓、搂抱或推对方运动员;

5、攻击对方运动员腰以下部位;

6、用膝部顶撞或攻击对方运动员;

(二)以下行为将被判罚“扣分”

1、主裁判员发出“分开”(Kal-yeo)口令后攻击对方运动员;

2、攻击已倒地的对方运动员;

3、抓住对方运动员进攻的脚将其摔倒,或用手推倒对方运动员;

4、故意用拳攻击对方运动员头部;

5、教练员或运动员打断比赛进程;

跆拳道比赛分为3局,每局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蓝方和红方选手使用规则允许的技术动作努力击败对手。比赛结果根据双方运动员三局的得分总和来计算,得分多者为胜者。

在比赛中,用脚踢击对手躯干部位一次只能得1分,而用脚击打上对手头部则可以得2分;如果击倒对手,裁判员读秒后再加1分。因此,虽然用脚踢技术击打上对手头部的难度比较大,但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也还是千方百计的使用脚击打头部的技术以尽可能地多得分。

跆拳道规则

在比赛中,如果一方采用搂抱、推拉对手、消极逃避比赛,用肘、膝顶击对手,摔倒对手、故意用拳攻击对手面部等犯规动作则会被判罚警告或扣分(一个扣分扣1分)。

场上的教练员打断比赛进程或使用过激言语、行为,严重违犯体育道德也会被主裁判警告或扣分。如果一名运动员累计被扣掉4分,则要被判“犯规败”,也就意味着输掉了这场比赛。

2022重庆市跆拳道冠军赛对参赛运动员的要求

一)具有重庆市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按照《重庆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已完成注册的运动员。

(二)已被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运动员、市运动队选招运动员和中学生运动员两门学科不及格者不得参赛。

(三)不接受包含有来自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运动员、教练员的运动队报名参赛。

(四)参赛运动员须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赛前30天内检查的心、脑电图等),证明身体健康适合参加该项目运动,且必须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方能参赛。参赛单位需签署《运动员体检承诺书》,同时在比赛进行期间必须携带所有运动员的体检材料备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将取消比赛资格。

(二)报名人数

各队男女合计报名人数,甲组:15人;乙组:14人;丙组10人。各单位男子组、女子组可分别任选两个级别报2人。

(三)运动员凭第二代身份证原件检录、称重和参赛。

(四)每名教练员只能代表一个单位报名。

跆拳道的比赛实战规则有哪些

跆拳道 实战的目的在于一击必杀的快速解决对方,然而两个对手互不了解对方,在未被窥破弱点的情况下出击,会导致被对手击中。在实战过程中要遵守一些规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跆拳道实战规则。欢迎阅读!

跆拳道实战规则一:竞赛

跆拳道比赛包括(蓝)和(红)两方,双方以脚踢打对手的头和身体或用 拳击 打对方的身体而得分。

比赛分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两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

选手可通过下述 方法 获胜:将对方击出场外,得分,使对手被罚分达到3分,或对手被剥夺比赛资格。

比赛开始前,裁判分别发出指令后,双方立正并相互鞠躬,然后裁判宣布比赛开始。

跆拳道实战规则二:得分

每个合理的攻击将得分,下述为合理的攻击:

a.击打对手的得分部位,除了头外,得分部位包括腹部及身体两侧,这三个部位标于对手的护具上。禁止击打对方小腹以下部位。

b.用规则允许的身体部位击打对手

。须用正确紧握的拳头的食指和中指的前部或脚踝关节以下的部位击打对方。

跆拳道实战规则三:犯规

跆拳道犯规分两种:Kyong-go和gam-jeom。

常见的一种犯规Kyong-go意味着罚0.5分,但若一次则不计入罚分,再次犯规则累计罚1分。

若选手抓、抱、推对方、逃避性地背对对方、假装受伤等时,则判Kyong-go。

另一种更为严重的犯规称为gam-jeom,将被罚1分。典型的犯规行为包括扔对手,在格斗中在对手双脚离地时故意将其放倒,故意攻击对手后背,用手猛击对手的脸部。

跆拳道实战规则四:击倒

选手被击倒后裁判开始10秒的读秒。

在跆拳道比赛中一方由于对手发力而使其脚底以外的其他任何部位触地则判为被击倒。裁判也可在选手无意或无法继续比赛时开始读秒。 一旦出现击倒,则裁判喊“kal-yeo”意为“暂停”,指示另一方退后,裁判开始用韩语读秒从1至10。即使被击倒的选手站起来欲继续比赛,他或她必须等待裁判继续读秒至8或“yeo-dul”,然后裁判判定该选手是否能继续比赛。若其无法继续比赛,则另一方以击倒获胜。

跆拳道的重量级划分

在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男女各分为传统的8个级别,而其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出现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时,男女各分为四个级别:

男子 女子 58公斤以下级 49公斤以下级

68公斤以下级 57公斤以下级

80公斤以下级 67公斤以下级

80公斤以上级 67公斤以上级

跆拳道的比赛区域

比赛区域为大小为12平方米的正方形场地,建于高于地面约1米的平台上,上面铺有弹性的垫子。

场地内,正中是一个8平方米的蓝色正方形区域,其外边为红色的警告区,提醒选手正接近边线或平台的边缘。

一旦选手的脚踏入警告区则裁判自动暂停比赛。故意进入警告区可判为Kyong-go,而故意跨过边线将判为gam-jeom。

跆拳道的其他规则

a.若同时出现的犯规在一种以上,则裁判以处罚较重的犯规为准。

b.若双方均被击倒且读秒至10后无法恢复,则击倒前得分高者获胜。

c.若选手得分后立即犯规,则其所获分数可判为无效,如故意摔倒(一种避免受击打的战术)。

d.头部被击中倒地的选手在30内不得参加比赛。

跆拳道的主要特点

1、腿法为主,拳脚并用

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的限制和跆拳道进攻方法的特点,使得跆拳道是以腿法攻击为主。据统计,在跆拳道技术当中,腿法约占总技法的70%。腿击无论在攻击范围、攻击力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拳法的攻击,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于防守和格挡。

2、动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击破为测试功力的手段

跆拳道不讲究花架子,所有动作都以技击格斗为核心,要求速度快,力量大,击打效果好。在功力的检测方面,则以击破力为测试的手段。就是分别以拳脚击碎木板等,以击碎的厚度来判定功力。

3、强调呼吸,发声扬威

在跆拳道的练习当中,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练习者常以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力。据日本有关研究资料证明,人在无负荷工作时,10%的肌肉会由于发声使他们的收缩速度提高9%,在有负荷工作时更是可以提高14%。这就是为什么在比赛当中运动员会发出响亮的喊叫声的原因。在发声的同时停止呼吸,可以使人体内部的阻力减小,提高动作速度,集中精力,使动作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4、以刚制刚,方法简练

受跆拳道精神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多是直击直打,接触防守,躲闪技术运用得比较少。进攻都采用直线连续进攻,以连贯快速的脚法组合击打对手。防守多采用格挡技术,或采取以攻对攻,以攻代防的技术。

5、礼始礼终,内外兼修

在任何场合下,跆拳道练习者始终以礼相待。练习活动都要以礼开始,以礼结束,以养成谦虚、友好、忍让的作风,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的提高自己。

跆拳道达到什么水平就是二级运动员?

拿到省级比赛的前3名。

技术特点:腿法为主,拳脚并用: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上的限制和跆拳道在进攻方法方面的特点,使得跆拳道技法主要是以腿法攻击为主、拳法攻击为辅。

据统计在跆拳道技术当中,腿法约占总技法体系的百分之七十。因此腿击无论在攻击范围、攻击力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拳法的攻击,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于防守和格挡。

场地装备:

跆拳道的比赛场地是一个10米×10米的垫子,运动员在垫子上进行比赛。比赛时,两名对抗的运动员要穿跆拳道道服,系腰带,还要戴上头盔用以保护头部,并且穿上护甲、护腿等护具。护甲的颜色是红色或蓝色。

护甲要穿在道服外面,头盔的颜色要与护甲的颜色相一致。其它保护装备还有穿在道服里面的护裆、护臂和护腿。尽管这些护具的重量都很轻,但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全身包裹严密,运动员仍会大汗淋漓。

以上内容参考:

跆拳道比赛犯规判罚

现在的跆拳道规则对运动员倒地的判罚比较严厉。一般来说,运动员故意倒地就有可能被裁判员判罚一个警告。那么,跆拳道比赛犯规判罚规则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跆拳道比赛犯规判罚条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跆拳道比赛犯规判罚

一、比赛过程中所出现的犯规行为,由场上的主裁判员执行判罚。

二、判罚分为“警告”(Kyong—go)和“扣分”(Gam—jeom)。

三、2次“警告”应给对方运动员加1分,1次奇数警告不计入总分。

四、1次“扣分”应给对方运动员加1分。

五、犯规行为的判罚

(一)以下行为将被判罚“警告”

1、双脚越出边界线;

2、转身背向对方运动员逃避进攻;

3、倒地;

4、故意回避比赛,或处于消极状态;

5、抓、搂抱或推对方运动员;

6、攻击对方运动员腰以下部位;

7、伪装受伤;

8、用膝部顶撞或攻击对方运动员;

9、用拳攻击对方运动员头部;

10、教练员或运动员有任何不良言行;

11、提膝阻碍或逃避对方运动员的攻击。

(二)以下行为将被判罚“扣分”

1、主裁判员发出“分开”(Kal—yeo)口令后攻击对方运动员;

2、攻击已倒地的对方运动员;

3、抓住对方运动员进攻的脚将其摔倒,或用手推倒对方运动员;

4、故意用拳攻击对方运动员头部;

5、教练员或运动员打断比赛进程;

6、教练员或运动员使用过激言语、出现严重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六、运动员违背竞赛规则或故意不服从主裁判员时,主裁判员可计时1分钟后直接判其“失格败”。

七、运动员被判罚“警告”和“扣分”累计达4分时,主裁判员判其“犯规败”。

八、“警告”和“扣分”次数按3局比赛累计。

九、主裁判员中断比赛,下达“警告”或“扣分”口令时,比赛时间在主裁判员发出“暂停”(Shi—gan)口令的同时暂停,直到主裁判员发出“继续”(Kye—sok)口令,比赛继续进行。

(注释1)

制订犯规条款,禁止犯规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1、保护运动员的安全;

2、确保公平竞赛;

3、鼓励运动员使用恰当的或完美的技术。

(解释1)

2个“警告”给对方运动员加1分,但是,奇数次“警告”不被计入得分。

无论犯规行为是否相同,也无论犯规行为出现在哪一局,被判罚2个“警告”均给对方运动员加1分。

(解释2)

运动员被判罚1次“警告”的犯规行为的种类及其在比赛中的表现是:

(1)双脚越出边界线

双脚越出边界线的垂直平面即被视为“出界”。此时,主裁判员将判给犯规运动员1次“警告”。当“出界”是因为对方运动员使用犯规行为造成时,不属于“出界”,主裁判员有权对犯规运动员进行判罚。

如果“出界”行为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则先“出界”的运动员属于犯规,应被判罚1次“警告”。

(2)转身背向对方运动员逃避进攻

转身逃避对方运动员的进攻违背了公平竞赛精神,并容易导致严重的伤害事故。同样,因逃避对方运动员的进攻而蜷伏或弯腰至腰部水平线以下,也属于“背逃”,将被给与“警告”判罚。

(3)倒地

运动员倒地应立即予以“警告”判罚。如果一方运动员因对方运动员的犯规行为而倒地,不应予以判罚,而应判罚对方运动员;因对方运动员使用技术动作导致一方运动员意外倒地,主裁判员提示倒地的运动员“注意”(Joo—eui)(口头警告),如果此行为重复出现应予以判罚;因技术动作的连续变换造成而非故意倒地的`运动员,或因失去重心滑倒的运动员可不予以“警告”判罚。

(4)故意回避比赛或使比赛处于消极状态

运动员无意进攻而回避比赛,判罚将给与更加消极或持续后退的一方。若双方运动员均回避比赛,则同时给与双方运动员“警告”判罚。但主裁判员应区分故意回避和战略防守,以战略防守为目的的技术动作将不给与判罚。

主裁判员避免比赛处于消极状态的具体做法是:如果双方运动员在5秒钟后仍对峙不攻,处于消极状态,主裁判员可给出“进攻”的口令,出现下列情况时主裁判员将给与“警告”判罚:

1、主裁判员发出“进攻”口令后,双方运动员仍然消极对峙,没有进攻动作的情况持续10秒;

2、主裁判员发出“进攻”口令后,一方运动员从原来的位置向后退或者明显处于被动状态的情况持续10秒。

(5)抓、搂抱或推对方运动员

“抓”,包括用手抓住对方运动员的道服、护具或身体任何部位,或用前臂勾住对方运动员的脚或腿;“搂抱”,包括用手或手臂压住对方运动员的肩膀或夹住其腋窝,或用手臂搂抱对方运动员的躯干;“推”,包括用手掌、肘、肩、躯干或头等部位推开对方运动员使其失去平衡以有利于自己攻击,或推开对方运动员以阻碍其正常使用技术动作。当上述情况出现时,主裁判员将给与“警告”判罚。

(6)攻击对方运动员腰以下部位

主要指故意攻击对方运动员腰以下部位。为了阻碍对方运动员正常使用技术动作,而使用强有力的踢击或蹬踏动作攻击其大腿、膝关节或胫骨任何部位,应被判罚“警告”。若攻击腰以下部位的动作是因为承受者(被攻击者)自身造成或发生在技术动作转换过程中,不属于此条款规定的内容。

(7)伪装受伤

此条款的目的是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缺乏公平竞赛精神的行为予以判罚,包括为了表示对方运动员的动作是犯规行为而夸大受伤程度或假装身体某一部位因击打而疼痛,或为了拖延比赛时间而夸大受伤程度。在此情况下,主裁判员应对运动员发出2次继续比赛的命令,每5秒钟1次,如运动员仍不服从命令,则予以“警告”判罚。

(8)用膝部顶撞或攻击对方运动员

主要指在近距离时故意用膝部顶撞或攻击对方运动员。但是,以下2种情况不在判罚之列:

— 当使用合法的攻击技术时,对方运动员突然移动或前冲靠近;

— 非故意的或因进攻距离不合适所造成的;

(9)用拳攻击对方运动员面部

“拳”的概念是指:包括用手(拳)、腕、小臂、肘关节等击打对方运动员头部。但是,由于对方运动员的不经意动作,比如过分低头或随意转身而引起的情况,不在判罚之列。

(10)教练员或运动员有任何不良言行

“不良行为”包括运动员或教练不符合体育运动精神或跆拳道精神的行为或态度。具体体现如下:

— 任何妨碍比赛进程的行为;

— 以不合法途径对裁判员的判决表示或指责竞赛官员;

— 用身体动作或行为动作侮辱对方运动员或教练员;

— 教练员使用过激的言语和执教动作;

— 任何与比赛无关或不受欢迎的行为,或超出比赛本身所能接受范围的行为。

此条款参考“扣分”判罚第6款可合并予以判罚。主裁判员根据情况对上述行为进行独立判罚。如在比赛间歇中出现不良行为,主裁判员可立即予以判罚并记入下一局比赛的计分中。

(11)提膝超过腰部

提膝超过腰部故意格挡、阻碍、干扰对方1次进攻的行为,应被判罚“警告”。

(解释3)

运动员被判罚1次“扣分”的犯规行为的种类及其在比赛中的表现是:

(1)主裁判员下达 “分开”(Kal—yeo)口令后攻击对方运动员

此类行为十分危险,极有可能导致对方运动员受伤。原因是:

— 主裁判员下达“暂停”口令后,对方运动员可能处于无的状态;

— 主裁判员下达“暂停”口令后,进攻运动员使用的任何技术的击打力度会增大。

此类攻击运动员的行为是违背跆拳道运动精神的。因此,在“暂停”后,无论击打力度大小,故意攻击对方运动员均应予以判罚。此外,在“暂停”后,如一方运动员假装要攻击对方运动员,也应予以“扣分”判罚。

(2)攻击已倒地的对方运动员

此类行为十分危险,极有可能导致对方运动员受伤。原因是:

— 倒地的运动员可能处于无的状态;

— 由于倒地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位置相对固定,对其使用的任何技术的击打力度会增大。此类攻击倒地运动员的行为是违背跆拳道运动精神的,在跆拳道竞赛中是不适当的。

(3)抓住对方运动员进攻的脚将其摔倒,或用手推倒对方运动员

为了阻碍对方运动员的进攻,用手抓住对方运动员进攻的脚或用手推对方运动员使其倒地。

(4)故意用手攻击对方运动员头部

主裁判员根据自己的判断,给与下列行为“扣分”判罚:

— 当拳攻击的起点位置高于肩膀;

— 当拳攻击的方向向上;

— 当攻击的目的是为了在近距离对对方运动员造成伤害,而非进攻技术的正常转换。

(5)教练员或运动员打断比赛进程

— 教练员在比赛中离开指定位置而影响比赛,或故意离开比赛场地;

— 教练员为妨碍比赛进程或对裁判员的判罚表示不满而在场地周围走动;

— 教练员或运动员威胁裁判员或侵犯裁判员的权利;

— 教练员或运动员以不合法的方式并打断比赛进程。

(注释2)

此条款规定的内容将不用于处理教练员申请“录像审议”的情况。

(6)教练员或运动员使用过激言语或做出违反体育道德行为。

参照判罚“警告”行为的第10款

(解释4)

主裁判员宣判运动员“失格败”

当运动员或者教练员无视或违反跆拳道竞赛基本准则、跆拳道竞赛规则和纪律以及主裁判员的指令,主裁判员可以不考虑 “警告”或者“扣分”的累计情况,直接判其负。特别是当运动员不顾主裁判员的规劝,意图伤害或者对主裁判员进行明显的侵害时,应立即宣判该名运动员“失格败”。

拓展阅读:跆拳道打比赛实战技巧

培养距离感的重要

判断距离的技巧可从实战经验中获得,但亦可从日常练习中培养出来。在实战的时候,首先要判断对方的攻守模式。

如对方一看见我踢脚的时候就会往后闪然后进行反击的话,我的预计踢击目标必须要远过对方现在的距离才能踢中他。

在防守方面,如对方倾向冲前向自己攻击的话,选手则不能向后闪避,选手必须向前贴近对手,或利用角度斜走回避,否则会跌进对手的攻击范围。总的来说,教练与选手在草拟战略时都需以对手的攻守模式为基础,制定选手每一个回合的打法。

先找出属于自己的步法

怎样来培养跆拳道选手们的距离感呢?首先你要找出选手适合自己的步法,步距需要一个胳膊到一个半的胳膊宽左右,然后脚掌摆放的位置却是一样,也就是两脚向侧方,或者前脚向前,后脚侧放。

教练可以从选手日常搏击练习时观察选手的步距及步法。如选手要找出自己的步法,可先原地连续踢定靶或动靶旋踢 20—30次,踢完后保持刚才的攻击姿势不动,两脚的步距及步法大致上就是选手常用的步法。

保持攻击距离

在踢靶训练时留意自己的攻击距离。在搏击中时刻保持这种距离可将平日训练成果应用出来,令自己处于有利的攻击位置;

发掘多距离的踢击方法

多尝试及发掘不同的距离的踢击方法,令自己与对手在多种不同距离下,仍有攻击对方的方法。教练或选手们可根据其身型,速度,柔韧性及灵活性制定有关的踢击练习。

例如 :

1.近距离 : 内挂,正拳后旋踢,原地跳后侧踢。

2.中距离 : 旋踢,下压, 360度旋踢 跆拳道有哪些实战技巧跆拳道有哪些实战技巧。

3.远距离 : 前跳下压,前冲侧踢等。

回避技巧

利用单方面的攻击训练方法锻炼选手的回避技巧,重点在于选手的回避幅度,幅度的大小要刚好达到回避对方踢击的位置,用和对手短的攻击距离反击。

经过反复训练后,选手在搏击时的命中率和回避都会大大提高。紧记,控制了攻击距离几乎等于控制了整场比赛的优势,所以教练及选手们都必须用心训练这种不太起眼但近乎决定性的技巧。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